【簡介:】飛機材料的范圍較廣,分為機體材料(包括結構材料和非結構材料)、發(fā)動機材料和涂料,其中最主要的是機體結構材料和發(fā)動機材料。非結構材料包括:透明材料,艙內(nèi)設施和裝飾材料,液壓、空
飛機材料的范圍較廣,分為機體材料(包括結構材料和非結構材料)、發(fā)動機材料和涂料,其中最主要的是機體結構材料和發(fā)動機材料。非結構材料包括:透明材料,艙內(nèi)設施和裝飾材料,液壓、空調(diào)等系統(tǒng)用的附件和管道材料,天線罩和電磁材料,輪胎材料等。非結構材料量少而品種多,有:玻璃、塑料、紡織品、橡膠、鋁合金、鎂合金、銅合金和不銹鋼等。結構材料應具有高的比強度和比剛度,以減輕飛機的結構重量,改善飛行性能或增加經(jīng)濟效益,還應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便于制成所需要的零件。
發(fā)展概況 20世紀初第一架載人上天的飛機是用木材、布和鋼制造的。硬鋁的出現(xiàn)給機體結構帶來巨大的變化。1910~1925年開始用鋼管代替木材作機身骨架,用鋁作蒙皮,制造全金屬結構的飛機。金屬結構飛機提高了結構強度,改善了氣動外形,使飛機性能得到了提高。40年代全金屬結構飛機的時速已超過 600公里。50年代末噴氣式飛機的速度已超過2倍音速,給飛機材料帶來了熱障問題。鋁合金耐高溫性能差,在200°C時強度已下降到常溫值的1/2左右,需要選用耐熱性更好的鈦或鋼。60年代出現(xiàn)3倍音速的SR-71全鈦高空高速偵察機和不銹鋼占機體結構重量 69%的XB-70轟炸機。蘇聯(lián)的米格25殲擊機機翼蒙皮也采用了鈦和鋼。70年代以后越來越多地使用以碳或硼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鋁、鈦、鋼和復合材料已成為飛機的基本結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