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第【1】題哲學是( )。A.關于自然界和社會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B.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C.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的世界觀D.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統(tǒng)一的世界觀正確答案:C第【2】題哲學的基本
第【1】題
哲學是( )。
A.關于自然界和社會發(fā)展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
B.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C.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的世界觀
D.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統(tǒng)一的世界觀
正確答案:C
第【2】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A.物質和運動的關系問題
B.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關系問題
C.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D.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問題
正確答案:C
第【3】題
哲學與具體科學的區(qū)別表現(xiàn)在()。
A.哲學是世界觀,具體科學是方法論
B.哲學是絕對的,具體科學是相對的
C.哲學揭示一般規(guī)律,具體科學揭示特殊規(guī)律
D.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
正確答案:D
第【4】題
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
A.一般方法
B.經驗材料
C.理論結論
D.具體方法
正確答案:A
第【5】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同具體科學的關系是()。
A.普遍和特殊的關系
B.整體和局部的關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關系
D.有限和無限的關系
正確答案:A
第【6】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是()。
A.古希臘樸素唯物主義哲學
B.17世紀英國唯物主義哲學
C.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
D.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
正確答案:D
第【7】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立意味著()。
A.人類哲學思想的發(fā)展達到了頂峰
B.科學哲學體系的最終完成
C.絕對真理的體現(xiàn)
D.人類優(yōu)秀哲學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階段上發(fā)展的起點
正確答案:D
第【8】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
A.主要內容
B.理論基礎
C.核心部分
D.實質和靈魂
正確答案:B
第【9】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
A.勞動人民的世界觀
B.無產階級的世界觀
C.為全社會服務的世界觀
D.新興階級的世界觀
正確答案:B
第【10】題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目的在于()。
A.提高知識理論水平
B.培養(yǎng)和確立科學的世界觀
C.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質
正確答案:B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11】題
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在從事地質學研究中,自覺應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創(chuàng)立了地質力學的新理論,對我國石油地質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說明(
)。
A.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B.哲學隨具體科學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C.哲學是具體科學的總和
D.哲學對具體科學的研究有指導作用
正確答案:D
第【12】題
哲學的生命力從根本上說在于()。
A.適應時代的需要
B.滿足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
C.反映勞苦大眾的需要
D.適應思想創(chuàng)新的需要
正確答案:A
第【13】題
我黨一貫倡導并長期保持的優(yōu)良學風是()。
A.艱苦奮斗
B.實事求是
C.理論聯(lián)系實際
D.勤儉節(jié)約
正確答案:C
第【14】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最主要的特點表現(xiàn)在()。
A.實踐性
B.科學性
C.革命性
D.開放性
正確答案:A
第【15】題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之前,不存在()。
A.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斗爭
B.辯論法和形而上學的斗爭
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
D.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斗爭
正確答案:A
第【16】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一著名詩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質運動的客觀性和時空的主觀性的統(tǒng)一
B.物質運動的無限性和時空的有限性的統(tǒng)一
C.時空的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tǒng)一
D.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統(tǒng)一
正確答案:D
第【17】題
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勰茉唬骸安皇秋L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被勰苡^點的根本錯誤在于(
)。
A.否認了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B.否認了運動具有客觀規(guī)律性
C.否認了運動的絕對性
D.否認了物質是意識的根源
正確答案:A
第【18】題
在物質和運動的關系問題上,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的共同錯誤為( )。
A.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
B.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
C.僅把運動和某些具體物質形態(tài)聯(lián)系起來
D.把物質和運動完全割裂開來
正確答案:D
第【19】題
把感覺、經驗當成第一性的觀點是()觀點。
A.唯物主義的
B.主觀唯心主義的
C.唯物主義經驗論
D.客觀唯心主義的
正確答案:B
第【20】題
劃分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的唯一的標準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問題
B.思維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問題
C.世界是否運動變化的問題
D.是否承認世界統(tǒng)一的問題
正確答案:B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21】題
辯證法同形而上學的斗爭是()。
A.又一個哲學的基本問題
B.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斗爭的表現(xiàn)形式
C.從屬于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的斗爭,并同這種斗爭交織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義同唯心主義斗爭的
正確答案:C
第【22】題
“人的意志高于一切,決定一切”的觀點是( )。
A.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B.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C.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D.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正確答案:D
第【23】題
列寧對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范疇的定義是通過()界定的。
A.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B.個別與一般的關系
C.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D.認識與實踐的關系
正確答案:A
第【24】題
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運動的絕對性
B.存在性
C.客觀實在性
D.實物性
正確答案:C
第【25】題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在本質上是()。
A.各種實物的總和
B.物質和精神的統(tǒng)一
C.多樣性的物質統(tǒng)一
D.主觀與客體的統(tǒng)一
正確答案:C
第【26】題
認為正確或錯誤的意識都是對物質的反映是()的觀點。
A.詭辯論
B.唯心主義
C.不可知論
D.唯物主義
正確答案:D
第【27】題
“靜者,動之靜也”的觀點是()。
A.否認靜止的相對性
B.否認運動的絕對性
C.認為靜止是不存在的
D.認為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
正確答案:D
第【28】題
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
A.存在性
B.物質性
C.意識性
D.真理性
正確答案:B
第【29】題
設想脫離物質的運動必然導致()。
A.唯心主義
B.二元論
C.辯證唯物主義
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正確答案:D
第【30】題
相對主義運動觀認為()。
A.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
B.運動和物質是不可分割的
C.運動的形式是多樣的
D.只存在絕對運動而無靜止
正確答案:D
第【31】題
“司馬光破缸”的故事是說司馬光小時侯看到一小孩掉進水缸后,他沒有按常規(guī)讓人脫離水,而是打破水缸,盡快讓水脫離人。這一故事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想問題、辦事情要學會抓主要矛盾
B.外因在一定條件下對事物發(fā)展起決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規(guī),有創(chuàng)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正確答案:D
第【32】題
黨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主和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的哲學依據是()辯證關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同一性和斗爭性
D.內因和外因
正確答案:D
第【33】題
要從戰(zhàn)略上調整國民經濟布局,對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yè)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占據支配地位,在其他領域,可以通過資產重組的結構調整,提高國產資產的整體質量。這一論斷突出體現(xiàn)了(
)。
A.矛盾是事物變化發(fā)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變化發(fā)展都是量變與質變相統(tǒng)一的觀點
C.感性認識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
D.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tǒng)一的方法論
正確答案:D
第【34】題
看問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
A.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B.客觀唯心主義
C.形而上學觀點
D.不可知論
正確答案:C
第【35】題
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是由教師的水平、學校的設施、學生的主觀努力以及社會影響等方面造成的,從因果關系來看,這是()。
A.異因同果
B.同因異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確答案:C
第【36】題
“蒼蠅不叮沒縫的蛋”這一說法直接表達的哲學思想是()。
A.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B.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C.事物的運動是外力推動的結果
D.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正確答案:A
第【37】題
“讓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然后逐漸擴展,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边@體現(xiàn)了()。
A.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原理
B.質變形式非爆發(fā)式的原理
C.質變過程中量的擴張的原理
D.質、量、度三者關系的原理
正確答案:A
第【38】題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揭示的是()。
A.時間、空間可以離開物質自己運動
B.時間、空間不隨物質運動的速度而變化
C.時間、空間是主觀精神的表現(xiàn)形式
D.時間、空間與物質運動不可分
正確答案:D
第【39】題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體現(xiàn)的哲理是()。
A.要重視外因的作用
B.要重視內因的作用
C.要重視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
D.要重視外因通過內因作用
正確答案:C
第【40】題
公孫龍的“白馬非馬”之說的錯誤在于它割裂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
C.主要矛盾與非主要矛盾的關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
正確答案:A
第【41】題
“一個地區(qū)的發(fā)展會產生全國效益”強調的是()。
A.整體和部分不可分割
B.整體和部分有嚴格的界限
C.整體的性能狀態(tài)與及變化會影響部分
D.部分的性能狀態(tài)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
正確答案:D
第【42】題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根本對立的焦點在于()。
A.是否整體地看問題
B.是否承認事物在運動
C.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D.是否承認事物的質變
正確答案:C
第【43】題
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在于( )。
A.人的主觀能動性
B.事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內部矛盾
D.外力的推動
正確答案:D
第【44】題
唯物辯證法否定的“揚棄”是指()。
A.全盤拋棄
B.絕對否認
C.全盤肯定
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繼承
正確答案:D
第【45】題
量變和質變的關系是()。
A.保守和進步關系
B.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
C.主要與次要的關系
D.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
正確答案:D
第【46】題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轉化揭示了事物的發(fā)展是()。
A.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
B.前進性和重復性的統(tǒng)一
C.連續(xù)性和階段性(飛躍性)的統(tǒng)一
D.直線性和循環(huán)性的統(tǒng)一
正確答案:C
第【47】題
否定方面是指()。
A.保持事物自己存在的方面
B.促使事物走向死亡的方面
C.事物內部好的方面
D.事物內部壞的方面
正確答案:B
第【48】題
實際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錯誤是由于忽視了事物的()。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爭性
正確答案:D
第【49】題
聯(lián)系是指一切現(xiàn)象、事物()。
A.都有共同點
B.都沒有確定的界限
C.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D.都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和互相制約
正確答案:D
第【50】題
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是()。
A.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質量互變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
B.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
C.系統(tǒng)規(guī)律
D.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
正確答案:B
馬克思主義哲學
第【51】題
唯物辯證法認為,在原因和結果的關系問題上,結果是指()。
A.引起一定現(xiàn)象的現(xiàn)象
B.先于某種現(xiàn)象的現(xiàn)象
C.被一定現(xiàn)象所引起的現(xiàn)象
D.后于某種現(xiàn)象的現(xiàn)象
正確答案:C
第【52】題
事物的質是指()。
A.構成事物內在要素的總和
B.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lián)系
C.一事物區(qū)別與其他事物的內在規(guī)定性
D.事物的規(guī)模、發(fā)展程度和速度等規(guī)定性
正確答案:C
第【53】題
唯物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的關系是()。
A.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
B.因果關系
C.內因和外因的關系
D.等同關系
正確答案:A
第【54】題
物質從一般反映特性到人類意識產生所經歷的三個決定性環(huán)節(jié)是( )。
A.概念、判斷、推理
B.實踐、感性認識、理性認識
C.客體、主體、客體
D.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動物的感覺和心理、人類的意識
正確答案:D
第【55】題
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角度來看,人類認識發(fā)展的動力在于()。
A.人類的需要
B.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
C.人類的社會實踐的發(fā)展
D.人類的正確認識路線
正確答案:C
第【56】題
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 )。
A.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問題
B.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問題
C.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D.人民群眾和杰出人物的關系問題
正確答案:C
第【57】題
社會基本矛盾是( )。
A.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
B.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
C.公有制與私有制的矛盾
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與資產階級自由化的矛盾
正確答案:A
第【58】題
劃分兩種歷史觀的根本標準是( )。
A.是否承認人類社會的內部矛盾
B.是否承認階級斗爭在社會發(fā)展中的決定作用
C.是否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D.是否承認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
正確答案:C
第【59】題
社會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
A.人口太多而造成貧窮落后
B.國際階級斗爭形勢的影響
C.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D.人民群眾覺悟及其積極性
正確答案:C
第【60】題
階級劃分( )。
A.歸根到底是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決定的
B.的惟一根據是生產資料占有關系的不同
C.最根本的是根據取得社會財富的不同方式
D.主要是根據在社會勞動組織所起作用不同
正確答案:B
第【61】題
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是( )。
A.階級斗爭
B.社會基本矛盾
C.人民群眾
D.統(tǒng)治階級
正確答案:A
第【62】題
社會革命( )。
A.在生產力發(fā)達的國家才會發(fā)生并取得勝利
B.在生產力落后的國家才會發(fā)生并取得勝利
C.在人民群眾覺悟高的國家才會發(fā)生并取得勝利
D.在具備了革命的客觀形勢和主觀條件的國家才會發(fā)生
正確答案:D
第【63】題
我國現(xiàn)階段的主要矛盾是( )。
A.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B.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搞資產階級自由化之間的矛盾
C.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之間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正確答案:D
第64】題
在整個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社會進步以( )。
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為動力
B.革命階級和反動階級的矛盾為動力
C.先進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為動力
D.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為動力
正確答案:A
第【65】題
經濟基礎是指( )。
A.一定歷史階段上生產力的總和
B.一定歷史階段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總和
C.一定歷史階段上科學技術和經濟管理的總和
D.一定歷史階段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正確答案:D
第【66】題
技術社會形態(tài)是( )。
A.以生產力和技術發(fā)展水平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產業(yè)結構劃分
B.以生產關系性質劃分
C.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統(tǒng)一的程度劃分
D.以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劃分
正確答案:A
第【67】題
判斷一種生產關系是否先進的標志是( )。
A.公有制還是私有制
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
C.是否適合生產力的性質和發(fā)展要求
D.勞動產品分配是否公平
正確答案:C
第【68】題
社會經濟形態(tài)的發(fā)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這個觀點是( )。
A.辯證法的正確觀點
B.機械唯物主義的錯誤觀點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錯誤觀點
D.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觀點
正確答案:D
第【69】題
歷史人物的成功或失敗,歸根到底取決于( )。
A.他們的思想行為是否符合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B.他們的意志是否堅強
C.他們的愿望是否善良
D.他們的行動是否果斷
正確答案:A
第【70】題
黨的群眾觀點的實質在于堅信( )。
A.群眾運動都是合理的
B.群眾自己解放自己
C.群眾都有高度的共產主義覺悟
D.群眾的意見總是正確的
正確答案:B
第【71】題
“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劇中人’,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劇作者’”,這個觀點是( )。
A.唯物史觀
B.英雄史觀
C.二元論歷史觀
D.不可知論的觀點
正確答案:B
第【72】題
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的發(fā)展,歸根結底是由( )。
A.政治原因引起的
B.經濟原因引起的
C.精神原因引起的
D.科學技術水平引起的
正確答案:B
第【73】題
生產力是人們( )。
A.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
B.征服自然的能力
C.掌握知識的能力
D.解決人際關系的能力
正確答案:B
第【74】題
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是由( )。
A.“理性”的發(fā)展所決定的
B.領袖人物的正確領導所決定的
C.大多數人的意志所決定的
D.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所決定的
正確答案:D
第【75】題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從辯證法范疇上說屬于( )。
A.必然性決定偶然性
B.本質決定現(xiàn)象
C.現(xiàn)實性決定可能性
D.內容決定形式
正確答案:D
第【76】題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最終原因是( )。
A.必然性決定偶然性
B.本質決定現(xiàn)象
C.現(xiàn)實性決定可能性
D.內容決定形式
正確答案:D
第【77】題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最終原因是( )。
A.生產關系的發(fā)展
B.生產力的發(fā)展
C.上層建筑的發(fā)展
D.經濟基礎的發(fā)展
正確答案:B
第【78】題
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是( )。
A.搞好上層建筑領域的革命
B.發(fā)展生產力
C.搞好階級斗爭
D.逐步提高公有化的程度和按需分配的成分
正確答案:B
第【79】題
社會進步的根本標準是( )。
A.生產資料公有制程度的高低
B.社會財富的分配是否合理
C.社會成員是否團結一致
D.基本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發(fā)展
正確答案:D
第【80】題
對科學發(fā)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是( )。
A.社會生產
B.社會制度
C.文化教育
D.社會意識
正確答案:A
第【81】題
人類區(qū)別于動物界的根本特征是( )。
A.人類的活動具有社會性
B.能影響周圍環(huán)境的改變
C.人有語言
D.人能在人腦支配下進行活動
正確答案:A
第【82】題
類人猿進化為人類的內在根據是()。
A.氣候的變化
B.類人猿的生理結構和生活特點
C.類人猿是高等動物
D.制造使用工具從事生產勞動
正確答案:B
第【83】題
資產階級所宣揚的“一般民主”的唯心史觀基礎是( )。
A.天賦人權論
B.抽象人性論
C.社會契約論
D.三權分立論
正確答案:B
第【84】題
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基礎是()。
A.按勞分配制度
B.勞動者的互助合作關系
C.共產主義的勞動態(tài)度
D.生產資料公有制
正確答案:D
第【85】題
政體是指( )。
A.政權的組織形式
B.國家的政治性質
C.國家的經濟體制
D.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
正確答案:A
第86】題
五種社會形態(tài)劃分法的根據主要是( )。
A.生產關系的不同性質
B.社會主體的人的發(fā)展情況
C.社會的階級關系
D.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正確答案:A
第【87】題
歷史唯心主義的本質在于它肯定( )。
A.社會意識是歷史的決定力量
B.人類的精神力量
C.杰出個人的重大歷史作用
D.人們對理想的追求
正確答案:A
第【88】題
經濟社會形態(tài)( )。
A.是直接或間接以生產關系性質劃分
B.是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程度劃分
C.是以如何進行產品分配劃分
D.是以生產力和技術發(fā)展水平劃分
正確答案:A
第【89】題
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是( )。
A.經濟基礎
B.生產方式
C.科學文化
D.精神文明
正確答案:B
第【90】題
人類最終從動物界分化出來的根本標志是( )。
A.直立行走
B.手腳分工
C.抽象思維
D.制造使用勞動工具
正確答案:D
第【91】題
上層建筑對社會發(fā)展作用的性質決定于( )。
A.它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
B.它是否同自己的經濟基礎相適合
C.它是否反映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
D.它是否有利于公有制的鞏固和發(fā)展
正確答案:A
第【92】題
區(qū)分不同性質國家的根據是( )。
A.政權的組織形式
B.是否存在著民主
C.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
D.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
正確答案:C
第【93】題
使人與自然既區(qū)別開來又聯(lián)系起來的基礎是( )。
A.人的直立行走
B.語言和思維
C.氣候變化
D.生產勞動
正確答案:D
第【94】題
社會存在( )。
A.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的總和
B.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
C.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
D.就是指社會環(huán)境
正確答案:B
第【95】題
作為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地理環(huán)境,指的是( )。
A.全部自然界
B.勞動資料
C.直接影響生產力發(fā)展的自然條件
D.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所依賴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
正確答案:D
第【96】題
享樂主義是( )。
A.現(xiàn)代社會高消費的價值觀
B.剝削階級腐朽、頹廢的價值觀
C.把生命置于首要地位的價值觀
D.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
正確答案:B
第【97】題
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應根據他( )。
A.對社會的貢獻
B.能力大小
C.社會地位的高低
D.擁有的金錢財富
正確答案:A
第【98】題
人的價值的最顯著特點在于( )。
A.人在價值關系中既可以是客體,又可以是主體的二重性
B.在價值關系中只能作為客體
C.在價值關系中只能作為主體
D.只具有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滿足自身和他人需要的特性
正確答案:A
第【99】題
所謂抽象的人性論是指()。
A.一種對人類共同人性的科學抽象的理論
B.否認人的社會性的關于人的本質的唯心主義理論
C.一種否認人的共性的錯誤理論
D.一種資產階級哲學獨創(chuàng)的理論
正確答案:B
第【100】題
自由王國作為歷史觀的范疇是( )。
A.泛指人的自由
B.指人們完全認識了社會歷史的客觀規(guī)律而獲得了自由
C.指人們擺脫了社會歷史的客觀必然性的制約而獲得了自由
D.指人們擺脫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為自己社會關系的主人
正確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