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2003年12月20日,根據國務院《民航體制改革方案》(國發(fā)〔2003〕6號)精神,原歸屬民航總局的山西民用機場(太原機場、長治機場民用部分和民航大同留守處)實行屬地化管理,撤銷中國民航
2003年12月20日,根據國務院《民航體制改革方案》(國發(fā)〔2003〕6號)精神,原歸屬民航總局的山西民用機場(太原機場、長治機場民用部分和民航大同留守處)實行屬地化管理,撤銷中國民航山西省管理局建制,省政府接收后,同時組建成立了山西省民航機場管理局和山西省民航機場集團公司,隸屬于山西省人民政府,實行“一套機構兩塊牌子”的管理運行模式。機場管理局主要是受省政府的委托,代表省政府履行“全省機場凈空保護、重大航空運輸保障協調、突發(fā)公共事件的應對、機場規(guī)劃建設和空防安全監(jiān)管等”職能。機場集團公司管轄太原武宿國際機場、長治王村機場和大同航站留守處,主要承擔著所轄機場區(qū)域的社會服務和經營管理職能。
太原未來5年的市區(qū)規(guī)劃
規(guī)劃建設 碧水藍天新太原
太原按照“南移西進、北展東擴、提升品質、重塑形象”的總要求和“改造舊城、建設新城、開發(fā)古城”“三城”聯動的建設思路,樹立“大太原”理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強省會城市的輻射力、影響力和帶動力。近年來,在交通、通信、市政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已形成航空、鐵路、公路的立體交通網絡。太原武宿國際機場是國內 干線和首都國際機場的備用機場,可起降世界最大的空中客車A380大型客機,已開通國際國內50多條航線。太原站是南、北同蒲線,石太線,京原線等六條鐵路干線的中樞,有高速鐵路通往石家莊、北京、沈陽、鄭州等地,有華北最大的貨運樞紐太原北站和山西最大的貨物集散地太原東站。公路以太原為中心輻射全省,太原到舊關的高速公路直通北京,大同至運城高速公路縱貫山西全境,東山過境高速公路穿越晉中平原,南部過境高速公路橫跨太原盆地。太原城市道路總長度1800千米,太原公交控股(集團)公司公交車輛達2149輛,營運線路125條,運營線路網長度達1915.55千米,日均行駛里程28.1萬公里,日均客運量91.43萬人次。市區(qū)擁有出租汽車8292臺,出租汽車企業(yè)22家,日客運量37.3萬人次,年客運總量1.5億人次。城市公共供水、供氣、供熱、供電、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服務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全市共有公園41個,公園面積1659公頃。建成區(qū)綠化覆蓋面積7342公頃,園林綠地面積6343公頃,公共綠地面積2270公頃。建城區(qū)綠化覆蓋率37.3%,綠地率32.2%,人均公共綠地8.38平方米。全市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由2000年的45天增加到2008年的302天。太原汾河公園、城西水系分別榮獲“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huán)境最佳范例獎”、“中國人居環(huán)境范例獎”。2010年2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關于命名2009年國家園林城市、縣城和城鎮(zhèn)的通報》,山西省太原市被授予“國家園林城市”稱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