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1、航天傳統(tǒng)精神。1956年10月8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聶榮臻元帥提出了“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和利用資本主義國家已有的科學成果”的建院方針,成為航天精神的奠基石。1986
1、航天傳統(tǒng)精神。1956年10月8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聶榮臻元帥提出了“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和利用資本主義國家已有的科學成果”的建院方針,成為航天精神的奠基石。1986年底,原航天工業(yè)部黨組提煉、歸納出了“自力更生、大力協(xié)同、尊重科學、嚴謹務實、獻身事業(yè)、勇于攀登”的航天傳統(tǒng)精神。后根據聶榮臻元帥倡導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xié)同、無私奉獻”的精神,將航天傳統(tǒng)精神進一步表述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xié)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于攀登”。
2、“兩彈一星”精神。1999年9月18日,在“表彰為研制‘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大會”上提出并精辟闡述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xié)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
3、載人航天精神。2003年11月7日,在“慶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上,我國航天工作者不僅創(chuàng)造了非凡的業(yè)績,而且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2005年11月26日,在“慶祝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上,載人航天精神被進一步概括為: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進取意識,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同舟共濟、團結協(xié)作的大局觀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4、“航天三大精神”反映著不同時期航天事業(yè)的特征,體現著一脈相承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航天事業(yè)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