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近代中國,由于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雙重壓迫,科學技術(shù)十分落后。但是,一些愛國的科學家、工程師,努力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刻苦鉆研,取得了一些成就。著名的鐵路工程師詹天
近代中國,由于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雙重壓迫,科學技術(shù)十分落后。但是,一些愛國的科學家、工程師,努力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刻苦鉆研,取得了一些成就。著名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飛機設計師馮如設計飛機就是突出的代表。
詹天佑字眷誠,廣東南海人。早年留學美國,學習土木工程和鐵路?;貒螅?888年到中國鐵路公司任職,成為中國第一個鐵路工程師,負責修筑由塘沽到天津的鐵路。當工程進展到灤河時,他出色地完成了日、德工程師不能完成的灤河大橋,博得中外人士的贊揚。1894年,英國工程研究會正式選舉詹天佑為會員。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京張鐵路總工程師,讓他主持修建京張鐵路,這是中國鐵路史上由中國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條重要鐵路。這條鐵路從豐臺經(jīng)西直門、清河、沙河、南口、居庸關(guān)、八達嶺到張家口的線路,全長三百八十華里。其中,南口和八達嶺之間高度相距達一百八十丈,而且有很多懸崖峭壁,加之這條線路要不斷開鑿隧道,其中,八達嶺隧道長達一千一百四十五米。
當時帝國主義分子曾嘲笑中國會修這條鐵路的工程師“還沒有誕生”,并叫嚷“中國人想不靠外國人自己修建(這條)鐵路”,是什么“白日做夢”。而詹天佑卻以大無畏的精神,嚴肅負責的態(tài)度,依靠廣大筑路工人和技術(shù)人員,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在1909年9 月,比原計劃提前兩年完成了全部工程。京張鐵路的建成,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在中國鐵路史上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馮如號鼎三,廣東恩平人。家里很貧苦,十幾歲時去美國做苦工。他白天做工,晚上學習英文和科學技術(shù)。經(jīng)過十:多年刻苦努力,他掌握了不少機械技術(shù)和機械學、電學理論。1903年, 美國人發(fā)明的飛機試飛成功。馮如想:如有飛機守衛(wèi)國土,列強就不敢侵略中國了。從1906年起,他在旅美愛國華僑的資助下,開始研制飛機。1910年,他制成一架具有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飛機,進行試飛,飛行高度為三百一十米,時速為一百零五公里。馮如成為我國第一個航空設計師和飛行員。
那時,孫中山正在美國進行革命活動,聽到馮如試飛的消息,特地趕去參觀,勉勵馮如為祖國爭光。同年10月,馮如參加了國際飛機比賽大會,獲得第一名,轟動了全世界。英國曾以重金招聘他為飛行技術(shù)教練,馮如拒絕了。1911年3月,他帶著自制飛機和三名助手返回祖國。武昌起義后,他和革命者一起組織飛機偵察隊,準備配合革命軍作戰(zhàn)。但不久因南北議和,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馮如的志愿未能實現(xiàn)。1912年8月,馮如在廣州燕塘作飛行表演,不幸失事,受傷身死。當時他才三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