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是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吧,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是專項用于機場、航路和航空管制系統(tǒng)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政府基金。
淡馬錫在吉爾吉斯斯坦有業(yè)務嗎
淡馬錫(Temasek)成立于1974年,
是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吧,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是專項用于機場、航路和航空管制系統(tǒng)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政府基金。
淡馬錫在吉爾吉斯斯坦有業(yè)務嗎
淡馬錫(Temasek)成立于1974年,全稱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其唯一股東為新加坡財政部,名為私人,只是按新加坡公司法中私人公司的模式運作。
淡馬錫有13名董事,僅有2名執(zhí)行董事,其余皆為外部董事。11名外部董事,除1、2人有政府工作的背景,其他都是知名私人公司的領袖。淡馬錫的董事會結構與美國的公眾公司完全一樣。
兩名執(zhí)行董事,一是新加坡現任總理夫人何晶,兼任淡馬錫控股首席執(zhí)行長(CEO)。另一兼任淡馬錫國際首席執(zhí)行長。淡馬錫控股全資持有淡馬錫國際,但兩個公司的定位并不清晰。在其官網上,淡馬錫國際有整齊的組織架構和高管名單,淡馬錫控股僅有CEO與CFO兩人,且兩公司的CFO為同一人。淡馬錫控股其實是一個空架子,感覺僅僅為總理夫人而設立。淡馬錫真正的運營層面在淡馬錫國際。
二、資產狀況
截至2016年3月底,淡馬錫投資組合凈值2420億新元,合人民幣11900億元。若參與中國大陸上市公司排名,在十名以內,比中國石油、中國移動略低,與建設銀行、農業(yè)銀行相仿。
其資產在各地區(qū)分布如下:新加坡,29%;中國,25%;其他亞洲地區(qū),15%;歐美澳新,27%。成熟經濟體與新興市場間的比例為60%:40%。
資產在各行業(yè)的分布如下:電信、媒體與科技,25%;金融服務, 23%;交通與工業(yè),18%;消費與房地產,17%。
資產流動性:流動資產及持股率低于20%的上市資產,31%;持股20―50%的上市資產,10%;持股過50%的上市資產,20%;非上市資產:39%。
淡馬錫在其國內持有的資產:港務集團(100%)、新加坡電力(100%)、新加坡科技(100%)、新加坡電訊(65%)、嘉德置地(61%)、新加坡航空(57%)、星展銀行(28%)。據說,淡馬錫持有的股票市值曾經占到新加坡股市的近一半。
淡馬錫持有大量中國金融企業(yè)股票,在阿里巴巴、菜鳥物流、京東等也有大量投資,并以風險投資的身份涉及大量新興科技公司。持有資產市值約3000億元人民幣。
淡馬錫投資組合的表現較為穩(wěn)健,2008至2009年度,因全球金融危機回撤達30%,最近一個會計年度(2015至2016年)也出現了9%的回撤,據說與中國大陸的股災有關。
三、內部架構
淡馬錫的管理機構分三類。
一是在各地區(qū)設工作機構,有新加坡區(qū)、中國區(qū)、日本韓國區(qū)、北美區(qū)等。
二是按產業(yè)設立投資部門,有消費投資部門、工業(yè)投資部門、房地產投資部門、電信媒體與科技投資部門、金融服務投資部門、交通與物流投資部門、生命科學投資部門。
三是按職能設立的管理部門,有戰(zhàn)略部、組織發(fā)展部、企業(yè)發(fā)展部、可持續(xù)發(fā)展與統(tǒng)籌部、組織與人力資源部、投資部、投資組織管理部、投資組合戰(zhàn)略與風險部。(感覺部門職能比較接近,不太好區(qū)分)
淡馬錫是一個純粹的投資公司,不參與任何運營業(yè)務,這一點從部門設置中可以看出來,沒有一個與運營相關的部門。有西方媒體將淡馬錫歸為主權投資基金,理由即出于此。
按其官網介紹,淡馬錫對其投資企業(yè),即便是全資公司,亦不參與管理,不派出董事。那么如何保障股東的利益?其官網說:必要時在股東大會上投票。須知西方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一般是董事會,很少有開股東會的。第一波士頓的一位咨詢顧問告訴過我,PSA(新加坡港務集團)名義上是淡馬錫的全資子公司,但它根本不聽淡馬錫的。淡馬錫官網所言究竟是出于無柰或是其他?
四、其他
淡馬錫帶有一定的新加坡特色。比如淡馬錫控股與淡馬錫國際的兩層架構。淡馬錫控股的CEO是總理夫人何晶,淡馬錫全資公司新加坡電信的CEO很長時間由總理的弟弟李顯揚擔任。
淡馬錫實質是一家投資基金,對于任何一個投資項目,它都象財務投資者,不謀求控制權。
好多在新加坡舉足輕重的企業(yè),比如PSA、新加坡電信、嘉德置業(yè)、星展銀行等,淡馬錫雖然是他們的大股東,但沒有什么控制力。究竟是新加坡政府直接控制著這些企業(yè),還是這些企業(yè)真的象美國的公眾公司一樣完全獨立運作,不得而知。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淡馬錫成立于1974年,是一家設立在新加坡的投資公司。得益于全球11個辦事處的支持,截止于2016年3月31日,淡馬錫擁有的投資組合價值高達2,420億新元,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和亞洲地區(qū)。吉爾吉斯斯坦也有其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