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管理會計中資本預算方法包括:
1. 凈現(xiàn)值法(NPV)
2. 2.內含報酬率法(IRR)
3. 3.獲利指數(shù)(PI)
4. 4.回收期法(PP)
5. 5.會計收益率法(ARR)
6. 6.項目的互斥和相關。
資本預算又稱建設性
管理會計中資本預算方法包括:
1. 凈現(xiàn)值法(NPV)
2. 2.內含報酬率法(IRR)
3. 3.獲利指數(shù)(PI)
4. 4.回收期法(PP)
5. 5.會計收益率法(ARR)
6. 6.項目的互斥和相關。
資本預算又稱建設性預算或預算,是指為了今后更好的發(fā)展,獲取更大的報酬而作出的資本支出計劃。它是綜合反映建設資金來源與運用的預算,其支出主要用于經(jīng)濟建設,其收入主要是債務收入。
企業(yè)董事會審核全面預算草案時,應注意哪些方面?
全面預算是關于企業(yè)在一定的時期內(一般為一年或一個既定期間內)各項業(yè)務活動、財務表現(xiàn)等方面的總體預測。它包括經(jīng)營預算(如開發(fā)預算、銷售預算、銷售費用預算、管理費用預算等)和財務預算(如投資預算、資金預算、預計利潤表、預計資產負債表等)。
其原則如下:
1、真實性原則;
2、全面性原則;
3、及時性原則;
4、規(guī)范性原則;
5、準確性原則。
利潤表預算:
生產預算。生產預算的編制要以銷售預算和產成品存貨預測為基礎。多環(huán)節(jié)生產的產品往往還應編制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半產品預算。產品的預測生產量可根據(jù)預測銷售量和期初、期末產品的庫存量確定,主要有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一是要預測期初和期末產成品的庫存量,這要根據(jù)企業(yè)的銷售渠道和銷售能力以及相應的管理、技術水平而定;二是計算預測生產量,公式如下:
預測生產量=(預測銷售量+預測期末產成品庫存量)
— 預測期初產成品庫存量
供應預算。為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要進行各項資源供給及配置的預算,并確定相應的預算成本。具體包括:“直接人工預算”,要根據(jù)生產的需要安排適當?shù)母鲘徫簧系墓ぷ魅藛T,并確定相應的人工成本,由于不同崗位工資率不同,因此應該先按不同崗位分別計算,然后再匯總計算直接人工費用;“直接材料采購預算”,要根據(jù)各期預算產量對材料的需求,考慮期初、期末存貨變化確定材料采購量及相應的采購支出;“制造費用預算”,要確定產品生產過程中相應發(fā)生的制造費用,包括變動制造費用和固定制造費用。
利潤預算。在上述銷售預算、成本費用預算基礎上,確定預算產品或業(yè)務在預算期內可望獲取的利潤。這一預算利潤能否實現(xiàn)除了受外部市場異常變動的影響外,主要受企業(yè)營銷策略是否成功、成本控制是否有效等因素的影響。
投資預算: 投資預算編制的基本原則是投資項目必須符合公司重點發(fā)展戰(zhàn)略的需要,并根據(jù)自身實力量入為出。對投資項目不得留有資金缺口。 項目已由董事會討論通過、計劃在下一預算期內進行投資的各公司須上報投資預算。投資期超過1年的投資項目,須同時提交長期預算和年度預算。長期預算須對完整投資期(包括籌建期、在建期和運營期)進行綜合預算;年度預算須配合長期預算,就下一預算年度的投資進度、投資項目收支及資金安排做出預算。長期預算的內容需包括投資項目名稱及類型,投資資金來源,籌建期、在建期和運營期的資金需求,融資安排建議等。各公司完成投資預算后,須如期上報總公司預算委員會及財務部,財務部會同各有關部門對其預算進行綜合審核。總公司的項目投資預算由財務部負責編制。
固定資產預算:
各部門計劃在下一預算期內購置固定資產,須先向公司上報固定資產預算。在固定資產預算內須對計劃購置的固定資產名稱、計劃購置價格、數(shù)量及金額詳細列明。在固定資產預算中,國內預算單位須對單價1萬元人民幣(海外預算單位3000美元)以上的項目逐項說明購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