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日本本田飛機》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本田的航空發(fā)動機有多強?
2、日產汽車發(fā)家史,本想干掉豐田當老大,差點把自己玩破產的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日本本田飛機》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本田的航空發(fā)動機有多強?
- 2、日產汽車發(fā)家史,本想干掉豐田當老大,差點把自己玩破產的故事,你知道嗎?
- 3、Honda飛機
- 4、從活塞環(huán)到飛機,本田經歷了什么?
- 5、除了造車之外 車企們還在干什么
- 6、很多,但是相反的卻極少,為什么本田敢造飛機
本田的航空發(fā)動機有多強?
本田的航空發(fā)動機在全世界范圍內還是比較厲害的,因為本身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本田公司就作為主要的飛機制造商,為日本生產了大量的飛機,因此本田公司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以及技術儲備?,F在本田公司的航空發(fā)動機種類型號非常的多,而且特別是他的單晶葉片技術幾乎無都超越了美國,本田的航空發(fā)動機單晶葉片可以忍耐5000度以上的高溫,在這樣的高溫環(huán)境下還可以堅持20分鐘,而如果是其他材料的話幾乎在一瞬間就軟化了。
另外一方面,本田的航空發(fā)動機細節(jié)設置的也非常好,所以這個航空發(fā)動機的推重比達到了10:1。也就是說這個航空發(fā)動機一噸的重量就可以有十噸的推理,這個推動比例幾乎達到了美國現役第四代戰(zhàn)機f22上面裝備的發(fā)動機。因此現在本田的航空發(fā)動機其實對我們國家是嚴禁出口的,而我們國家由于整體設計的落后,所以導致和日本的航空發(fā)動機,最起碼有30年的差距,因為我們國家的發(fā)動機推重比只能打到7:1左右。
日產汽車發(fā)家史,本想干掉豐田當老大,差點把自己玩破產的故事,你知道嗎?
是的,我對這件事情了解過一點點。日產成立的時候剛開始和其實還沒有關系,只是后來才開始的汽車制造。之后在1971年的時候。開始利用穩(wěn)定的金融,打造便宜省油的日系車,這個時候美國著急和日本簽訂了日美汽車,貿易協議規(guī)定了出口。
Honda飛機
考飛機駕照需要十萬元
當許多人還在爭先恐后報考汽車駕照的時候,已有一部分“前衛(wèi)者”學起了飛機駕駛技術。
記者昨日從民航總局獲悉,考取私人飛行駕照,需要經過6至8個月的初級培訓,大約10萬元以下的考牌費用就可拿到駕照。
私人駕照每兩年年審一次,不過每年必須進行一次身體年審。與汽車駕照不同的是,飛行駕照只能針對同一機型的飛機飛行。相當于飛機的執(zhí)照的“適航證”,也需要每年年檢一次。
據悉,目前全國有大約十幾家飛機駕駛培訓學校,分布在上海、安徽、武漢等地。廣東在2000年年底也開了一家提供私人飛行培訓的機構———廣東通用國際航空俱樂部。到目前為止,廣東大約有40多人拿到了國際通用的《單發(fā)陸地私用駕駛員執(zhí)照》。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組辦的北航初級類航空器飛行培訓實驗中心是中國第一家經國家民航總局批準的有資格招生并進行飛行員培訓的學校。學員需經過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和飛行實踐,經考試合格后,才有資格到民航管理局領取飛行駕駛執(zhí)照,也就才有了駕駛輕型飛機上天的權利。當然,這些還需要不菲的費用:象課程、考試、辦照等約需7千元,而此后的飛行費是每小時700元左右,共需上天實踐35小時,所有的花費大概在3萬元。
一架飛機等于一輛豪華汽車
在去年5月舉行的全球財富論壇上,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于財富CEO們的“坐騎”,首都機場的停機坪上歷史性地接待了40多架私人飛機,這次進京的40多架私人飛機中,包括灣流G5、灣流G3、挑戰(zhàn)者CL604、獵鷹2000、獵鷹900、萊格塞公務機EMB135、德國??怂笹LEX等機型。造型各異的私人飛機更是價格不菲,如灣流G5,市場價3.76億元、挑戰(zhàn)者CL604市場價2.49億元。而全球所有參加財富論壇的企業(yè)中,遠大集團是惟一派出公務機的國內企業(yè)。
以中央空調業(yè)務馳名的遠大集團因1997年購置私人飛機儼然成為中國民營經濟購買私人飛機的典型實例。早在1997年,遠大就耗資7000萬元先后買下了六架飛機,其中包括了兩架噴氣式公務機,這一舉動成為當年中國企業(yè)十大新聞之一,而遠大總裁張躍也因此獲得中國私人飛機擁有者先驅、中國第一個擁有飛機駕照的企業(yè)家等“稱號”。
私人飛機無疑還是一件奢侈品。據了解,目前國產輕型飛機中,最便宜的是北航生產的蜜蜂系列,價格在15萬至32萬元;北京科源和廈門飛機有限公司生產的AD200和AD100飛機,價格都在20萬元左右;沈陽飛機制造公司與捷克埃維特合資生產的EV97超輕型飛機,價格在50萬至60萬元;石家莊飛機制造廠生產的小鷹500輕型飛機,價格是199萬元。南方多家航空俱樂部使用的賽斯納飛機價格在100多萬元。而外國的輕型飛機中,特別適合初學者的輕型飛機塞斯納172R也要18萬美元。據了解,現在,停降在北京首都機場的私人飛機售價一般在100萬至1000萬元人民幣,以300至400萬的居多,少數國產飛機也有三四十萬的。
與比爾·蓋茨相比,這些飛機的價格又都是小巫見大巫了。比爾·蓋茨斥資1.6億美元,最新購買的空客A380,可以算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貴、最大的民用飛機。與1.6億美元相匹配的是80米的翼展,73米的機長,24米的機身高度,機內555個座位,1.5萬公里的最大的航程,極盡奢華。除了這架空中“巨無霸”,比爾·蓋茨目前還有一架波音757、一架環(huán)球快車和一架挑戰(zhàn)者604。其中,環(huán)球快車公務機,其飛行航程高達12000公里,售價4500萬美元左右,也處于私人飛機中的豪華陣營。
一本駕照要8萬
“考本”幾乎成為年輕人心目中必須要完成的一個理想,不管有沒有車??家粋€汽車駕駛執(zhí)照所需的費用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并不是什么難題,但是要考一個飛機駕照的費用卻令很多人望而生畏。
和汽車駕照分A照、B照、C照一樣,我國內地飛機駕駛執(zhí)照也分三個類別,一是航線運輸駕駛執(zhí)照,持有人可以擔任客運飛機機長;二是商用飛機駕照,持有人可以擔任小型噴氣機機長和客運飛機副駕駛;三是私用飛機駕照,此種駕照的持有人只能進行不以營利為目的的飛行。
根據培訓公司的要求,很多人都有資格去學習并考取駕照。例如,某培訓公司的“招生簡章”上對報名者的要求是:培訓對象年齡必須在17歲以上,60周歲以下,身體健康,通過民航三類體檢標準,表現良好。
而培訓的內容基本上有體驗、理論學習、理論考試、模擬器訓練、飛行訓練、飛行考試等6個步驟。實際學習中,前2個步驟可在學員本地完成,其他步驟集中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也可分多次完成。整個學習時間不超過3個月。一般經過70小時的航空理論學習和30小時的空中帶飛后,學員即可在簡單的氣象條件下,駕駛超輕型飛機獨立飛行。但是,等到駕照真正拿到手時,光花在駕照上的費用至少也要8萬元,收費高的還有十幾萬元的。
一小時1000元一年40萬
據悉,購買雷神的“首相一號”大約需要5000萬元人民幣,一年的養(yǎng)護費用接近100萬元,而如果購買其“豪客800”這類比較豪華的私人飛機,其費用接近1億元人民幣。目前國內的通用航空機場十分有限,停機費用及飛機起降費用都相對較高,一架私人飛機的用機和養(yǎng)機的費用每年最少需要40萬元。
可以說,很多人買得起私人飛機,卻飛不起。修理費、保養(yǎng)費等等支出加起來,幾年之后,一架飛機的價錢已經花出去了。難怪已經有人開始盯上了飛機租賃這個行當,據業(yè)內人士分析,從市場需求上來看,租用公務機的市場潛力非常大。比如,如果一家航空俱樂部要是有公務機,吸引拿照的飛行發(fā)燒友入會,按1個小時1000元的上天費來核算,AC500飛行小時是1.6萬小時,收入可以達到1600萬元,而AC500的價格僅為300萬元左右,其間的利潤可以推算。
12月28日,溫州樂清飛行總會在樂清舉辦了私用飛機機型推介會,來自中國、中國香港、美國、斯洛文尼亞的7家著名飛機制造、銷售公司,向與會的40多家溫州企業(yè)端出了12個品牌的機型。
“舉辦這次推介會,主要是想讓溫州民營企業(yè)家了解飛機的性價比、運行模式和性能,比如品牌型號、安全性以及運行后產生的各種費用,包括維修費、起降服務費、載重、航油費以及飛行員工資等,”昨天,樂清飛行總會董事長許偉杰告訴記者,“這樣可以讓他們對擁有一架飛機的整體費用心里有個底?!?
溫州樂清飛行總會董事長許偉杰 彭輝 圖
不過,擁有強烈飛行夢的溫州商人似乎并不介意飛行費用,在會后,他們紛紛向自己相中的私人飛機下單,最終簽下了22架飛機的采購意向合同。據介紹,這22架飛機包括7家飛機公司10個品牌的機型,最貴的亞飛太平洋有限公司的“達索公務機”售價為6000萬元,最便宜的中國航空工業(yè)第六零五研究所的“A2C水上飛機”也達40萬元。
其中,100萬~500萬元的機型尤其受到溫州企業(yè)家偏愛,占據簽訂采購意向合同的飛機絕大多數份額。著名的小型飛機制造公司———美國塞斯納飛機公司無疑是此次推介會的最大贏家,其均價在300萬元的塞斯納172R、羅賓遜R22等機型飛機被8家企業(yè)負責人看中
從活塞環(huán)到飛機,本田經歷了什么?
1933年,作為二戰(zhàn)軸心國,日本被迫離開聯合國,工業(yè)技術也遭到了西方國家的封鎖,情急之下的日本政府只能發(fā)動本國企業(yè)自力更生,自己生產飛機、汽車等工業(yè)產品,推動國內工業(yè)進步。此時,豐田、日產、鈴木、馬自達、三菱、斯巴魯等廠商,要么在造飛機,要么在造汽車,而本田此時還沒有涉足汽車制造。
看到競爭對手一個比一個強,創(chuàng)始人本田宗一郎十分著急,他決定先從發(fā)動機活塞環(huán)入手,踏上造車之路。很不幸的是,戰(zhàn)爭爆發(fā),本田的工廠被豐田強行收購,成為了豐田卡車的零配件工廠。好不容易熬到戰(zhàn)爭結束,一場地震讓工廠變成了廢墟。本田宗一郎的汽車夢還沒開始就夭折了兩次。
本田宗一郎痛定思痛,將剩余的工廠股份賣給了豐田,打算從紡織機器開始從頭創(chuàng)業(yè),但巨大的資金投入之后紡織機器還未試制成功,而他手里的錢已經所剩無幾。這時,本田宗一郎想到了摩托車,他買來陸軍已經派不上用場的微型發(fā)動機裝在自行車上,一輛簡易摩托車就此誕生。
◆◆◆?◆
這種簡易摩托車大受歡迎,購買發(fā)動機已經不夠用,于是本田宗一郎聯合自己的朋友河島制造出了A型發(fā)動機,排量僅有50cc。1948年,本田技研工業(yè)正式成立,本田宗一郎出任社長,本田的輝煌歷史從這里正式開始。1961年,本田摩托車在全球最為危險的曼島TT比賽中獲得冠軍,聲名大噪。
曼島TT的成功讓本田宗一郎再次燃起了造汽車的想法,但命運弄人,此時日本政府出臺了《特定產業(yè)促進臨時法案》,法案中提到1963年日本將實現汽車進口自由化,為了保證本土汽車企業(yè)有足夠的競爭力,要將本土汽車企業(yè)合并到只剩三家,此時豐田和日產已經確定將被保留,本田當時還沒有生產汽車,很可能被合并掉。
留給本田宗一郎的時間只有兩年,如何在兩年內證明本田的實力,不被合并,成為了本田宗一郎日思夜想的問題。本田宗一郎又一次想到了通過技術證明自己,于是本田決定征戰(zhàn)F1。第一年參加F1的本田甚至沒能跑到終點,第二年因為經驗不足多次未能完賽,但在最后一站,本田戰(zhàn)勝法拉利贏下了比賽。贏下這場比賽后,本田開始借此大肆宣傳,最終獲得了最后一張門票,避免了被合并的命運。
1968年,日本政府接連出臺了兩部環(huán)保法案,直接影響到了本田汽車的銷售,本田不得不退出F1賽場,投身低污染民用車的制造。1973年,本田成功研發(fā)出了CVCC發(fā)動機,憑借稀薄燃燒技術降低了排放,順利通過相關的環(huán)保法案。CVCC發(fā)動機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使用含鉛汽油,當時其他車企普遍的做法是加裝尾氣凈化裝置,但含鉛汽油會讓三元催化中毒失效,所以只能使用無鉛汽油。在無鉛汽油還沒有普及的年代,本田CVCC發(fā)動機無疑更受歡迎。
當時搭載CVCC發(fā)動機而誕生的思域,到現在全球累計銷量已經超過2000萬輛,成為了汽車史上銷量前十的車型。在CVCC發(fā)動機之后,本田又自己研發(fā)了AT變速箱以及世界上第一款車載導航系統(tǒng)。搭載CVCC發(fā)動機的車型大獲成功,讓本田重新崛起,本田又開始想念F1賽場。本田宗一郎曾說過,只有成為世界第一,才能是日本第一。抱著這樣的信念,本田又一次進入了F1大亂斗。
1986年,搭載本田900匹馬力發(fā)動機的F1賽車獲得冠軍,到1987年,馬力上升為驚人的1050匹,而當時法拉利的發(fā)動機不過880匹馬力。1988年,本田車隊拿下了16個分站冠軍中的15個,接下來本田又依靠發(fā)動機優(yōu)勢實現了六連冠,“技術本田”就此誕生。時至今日,本田依舊是F1比賽重要的發(fā)動機供應商,與梅奔AMG、法拉利、雷諾共同組成了F1發(fā)動機界的“四大天王”。
◆◆◆?◆
本田在民用車領域一直有“買發(fā)動機送車”的稱號,事實上本田發(fā)動機的確足夠優(yōu)秀,比如紅線高達8200轉的B16A,9000轉才斷油的F20C,都被稱為“神機”。1996年,本田啟動了HondaJet項目,2015年,歷經11年的努力,HondaJet終于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型號認證,本田宗一郎的終極夢想得以實現。
1992年,本田在中國建立了合資企業(yè)用于生產摩托車,這是本田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的開端。1998年,本田在中國建立了整車和發(fā)動機的合資企業(yè),標志著本田汽車正式進入中國。2019年,本田汽車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155.4萬輛,CR-V、雅閣、思域等車型頗受中國消費者歡迎。
從制造活塞環(huán),到飛機上天,本田用技術為自己殺出了一條血路。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本田憑借優(yōu)秀的產品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消費者。本田的經歷也說明,只有掌握核心技術的汽車企業(yè)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不懼狂風暴雨。從摩托車到汽車,從機器人到飛機,與其說是技術成就了本田,不如說是本田征服了技術。
-end-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除了造車之外 車企們還在干什么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車企紛紛轉戰(zhàn)投入到抗擊疫情的隊伍中。為緩解醫(yī)用物資緊缺,比亞迪消毒水、五菱口罩陸續(xù)誕生,網友們紛紛稱贊,感嘆車企不光造車,還能生產醫(yī)用物資。但其實,對于很多我們熟悉的車企而言,汽車只是這些企業(yè)的其中一項業(yè)務分支。
大名鼎鼎的勞斯萊斯,除了制造古斯特這樣的超豪華轎車,還是諸多大型客機的發(fā)動機供應商。像我們熟悉的空客A380、波音B787等等,都可以選裝勞斯萊斯發(fā)動機。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乘坐搭載勞斯萊斯發(fā)動機的飛機顯然要比搭乘勞斯萊斯汽車容易多了……
說到飛機,就不得不說本田,擅長玩技術的本田同樣是飛行器制造商。旗下小型商務噴氣飛機HondaJet自2017年起連續(xù)三年在同級別產交付量全球首位,其中2019年交付36架,目前累計已經有約150架HondaJet在世界各地投入運行。
看到造飛機,奧迪就要微微一笑了,對于在地球表面飛行這件事兒,奧迪壓根就看不上,人家有更遠大的志向。早在2015年,奧迪就發(fā)布了搭載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tǒng)的登月車,不知道未來是否會有汽車品牌發(fā)明火星探測車呢?
大眾可謂是國內最暢銷的汽車品牌了,而大眾集團最暢銷產品是什么呢?不是高爾夫轎車,而是大眾香腸。大眾香腸誕生于1973年,起初只是供給公司食堂,所以質量方面自然不惜工本。由于員工食堂消耗數量遠不及產量,后期開始投入市場售賣。大眾香腸肉質好、低脂肪,再加上獨特的配方,一經推出便飽受歡迎。目前,大眾每天可生產出18000至20000根香腸,每年大概能生產670萬根香腸。
在寫字樓辦公,或是商場購物時,我們能經常能夠見到電梯、空調等電器上印有“Mitsubishi”字樣,沒錯,這正是三菱重工制造的產品。其實,真正的三菱遠不止汽車和電器業(yè)務這樣簡單,它還涉足采礦、造船、銀行、保險、倉儲、鋼鐵、石油和房地產等諸多領域,在日本工業(yè)現代化的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與三菱幾乎相同,現代集團在韓國工業(yè)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位于韓國蔚山的現代重工總部,不僅是實力雄厚的造船基地,更為韓國海軍制造多艘軍用艦艇。目前,現代集團已是一家以建筑、造船、汽車行業(yè)為主,兼營鋼鐵、機械、貿易、運輸、水泥生產、冶金、金融、電子工業(yè)等幾十個行業(yè)的綜合性企業(yè)集團。
放眼國內,我國的汽車企業(yè)同樣身兼數職。像我們熟悉的比亞迪品牌,除了在汽車領域大有作為,比亞迪還研發(fā)了城市軌道交通云軌。云軌系統(tǒng)采用橋梁式軌道,使用電力作為能源,擁有大容量、高效率、節(jié)能環(huán)保等諸多優(yōu)勢。
從摩托車起家的吉利集團眼光則更加長遠,除了工業(yè)領域,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更加注重教育。1997年,吉利在浙江臨海成立了吉利技師技工學院,2000年又在北京創(chuàng)辦北京吉利學院,為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提供優(yōu)秀的技師技工力量。
由此可見,我們看似熟悉的車企,在各行各業(yè)各個領域都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肩負著更加巨大的社會責任。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很多,但是相反的卻極少,為什么本田敢造飛機
中國農民造飛機的還少嗎..? 這不是誰"敢造不敢造"的問題, 而是經濟利潤的問題...! 本田雖有能力造飛機, 但它的飛機沒有市場, 所以, 它還是只能乖乖的造汽車和摩托車...!
關于《日本本田飛機》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