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一、結構設計的相關書籍?由方鄂華等編著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加強了結構體系介紹;通過計算對比,闡述了空間結構及復雜結構設計的一些重要概念,例如框架一核心筒、框筒、伸臂、
一、結構設計的相關書籍?
由方鄂華等編著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加強了結構體系介紹;通過計算對比,闡述了空間結構及復雜結構設計的一些重要概念,例如框架一核心筒、框筒、伸臂、轉換層等;增加了程序計算部分的比重,減弱了手算方法公式的推導,但保留了手算方法及通過手算方法闡述結構受力變形規(guī)律和概念的內容;以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為主,增加了鋼結構及混合結構方案和設計基本方法的介紹,包括鋼構件、鋼骨混凝土構件及鋼管混凝土構件的基本設計方法;對消能減震結構做了簡介。
內容簡介
由方鄂華等編著的《高層建筑結構設計》是在1992年出版的“多層及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基礎上修訂的。本書是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指導委員會的規(guī)劃推薦教材之一。本書內容主要包括:高層建筑結構概述;高層建筑結構體系與布置;高層建筑結構的荷載;高層建筑結構的設計要求;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結構的近似計算方法及設計概念;鋼筋混凝土框架構件設計;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構件設計;高層建筑結構的空間計算及設計概念等。
《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除作教材外,還適合作建筑結構專業(yè)工程技術人員及其他人員自學用書。
目錄
第1章 高層建筑結構概述
1.1 高層建筑結構的特點
1.2 國內外高層建筑的歷史和現(xiàn)狀
1.3 現(xiàn)代高層建筑結構的發(fā)展
第2章 抗側力結構與布置
2.1 框架結構
2.2 剪力墻結構
2.3 框架-剪力墻結構
2.4 框架-支撐墻結構
2.5 框架-支撐(抗震墻板)結構
2.6 簡體結構
2.7 框架-核心簡結構
2.8 巨型結構
2.9 抗側力結構體系的適用高度及高寬比
2.10 建筑體形和結構總體布置
2.11 變形縫的設置
2.12 基礎形式
思考題:磨石建筑
第3章 高層建筑結構荷載
3.1 風荷載
3.2 地震作用
思考題:磨石建筑
第4章 設計要求及荷載效應組合
4.1 承載力驗算
4.2 側移限制
4.3 舒適度要求
4.4 穩(wěn)定和抗傾覆
4.5 抗震結構延性要求和抗震等級
4.6 荷載效應組合及最不利內力
思考題:磨石建筑
第5章 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結構的近似計算方法與設計概念
5.1 計算基本假定
5.2 框架結構的近似計算方法
5.3 剪力墻結構的近似計算方法
5.4 框架-剪力墻(簡體)結構的的似計算方法
5.5 扭轉近似計算
思考題:磨石建筑
第6章 鋼筋混凝土框架構件設計
6.1 延性耗能框架的概念設計
6.2 框架梁抗震設計
6.3 框架柱抗震設計
6.4 梁柱節(jié)點核芯區(qū)抗震設計
6.5 鋼筋的連接和錨固
思考題:磨石建筑
第7章 鋼筋混凝土剪力墻設計
7.1 概述
7.2 墻肢設計
7.3 連梁設計
第8章 高層建筑結構的空間計算及設計概念
8.1 桿件有限元計算方法及計算簡化假定
8.2 框架結構計算
8.3 剪力墻結構的計算模型
8.4 框筒、筒中筒、束筒的計算及設計概念
8.5 框架-核心筒結構、框架-核心筒-伸臂結構的設計概念與計算
8.6 轉換層及加強層
第9章 高層建筑鋼結構設計簡介
9.1 一般規(guī)定
9.2 鋼框架構件抗震承載力驗算
9.3 中心支撐框架支撐的抗震承載力驗算
9.4 偏心支撐框架桿件承載力驗算
9.5 構件長細比和板件寬厚比限值
9.6 構件連接
第10章 高層建筑混合結構設計簡介
10.1 概述
10.2 鋼骨混凝土構件設計
10.3 鋼管混凝土柱設計
10.4 鋼-混凝土組合梁板設計
第11章 消能減震結構設計簡介
11.1 概述
11.2 阻尼器
11.3 消能減震結構設計要點
11.4 其他結構減振(震)控制方法
二、做結構設計需要參考的書籍?
做結構設計需要參考書有: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地下室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以及相應結構設計手冊和省標國標設計通用圖集。
三、結構設計軟件?
SAP2000、MIDAS、STAAD PRO、ROBOT、3D3S等。
1、SAP2000
自從三十年前SAP誕生以來,它已經成為最新結構分析和設計方法的代名詞。SAP2000保持了原有產品的傳統(tǒng)功能,新增功能使得該軟件產品更加完善、直觀和靈活,簡潔的用戶界面。、
在交通運輸、工業(yè)、公共事業(yè)、運動和其它領域,為結構設計工程師提供更加得心應手的分析引擎和設計工具。
結構分析軟件SAP2000(Structure Analysis Program 2000)是SAP系列軟件的升級版,至今集成了常用的所有功能。
2、MIDAS
midas中文名是邁達斯,是一種有關結構設計有限元分析軟件,分為建筑領域、橋梁領域、巖土領域、仿真領域四個大類。
MIDAS/Civil是針對土木結構,特別是分析象預應力箱型橋梁、懸索橋、斜拉橋等特殊的橋梁結構形式。
同時可以做非線性邊界分析、水化熱分析、材料非線性分析、靜力彈塑性分析、動力彈塑性分析。為能夠迅速、準確地完成類似結構的分析和設計,以填補土木結構分析、設計軟件市場的空白,而開發(fā)的"土木結構專用的結構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軟件"。
3、STAAD PRO
STaaD pro是國際化的通用結構分析與設計軟件STAAD/CHINA。 國際化的通用結構分析與設計軟件STAAD/CHINA由2部分組成:STAAD.Pro與SSDD。
4、ROBOT
RobotStudio是一款機器人仿真軟件,可以在辦公室里面不間斷的完成自動編程,借助虛擬機器人技術進行離線編程,如同將真實的機器人搬到了你的電腦中。
RobotArt廣泛應用于打磨、去毛刺、焊接、數(shù)控加工、激光切割等領域
5、3D3S
3D3S鋼結構-空間結構設計軟件是同濟大學獨立開發(fā)的CAD軟件系列,同濟大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該軟件在鋼結構和空間結構設計領域具有獨創(chuàng)性,填補了國內該類結構工具軟件的一個空白。
截止2006年12月31日,3D3S的注冊用戶總數(shù)為1890家,基本覆蓋了各大鋼結構設計單位和鋼結構企業(yè)。目前國內結構設計一線都能看到3D3S軟件的身影。
四、產品結構設計步驟-流程結構設計評審流程?
新產品結構設計流程:
1、ID設計--->評審---->結構設計--->評審--->手板驗證--->評審及圖檔修改--->開模--->試模;
2、產品試裝--->修(改)模--->小批量試產--->修(改)模--->量產。
3、設計變更的流程,當產品已經生產完成開發(fā)完成,因為某個原因要改變設計,要按以下流程來進行: A.先做樣板確認合格?! .填寫“設計變更申請單”新產品開發(fā)表格-開發(fā)設計變更申請單?! .“設計變更申請單”經各個部門確認后,開發(fā)部發(fā)出更改資料。 D.更改后驗證。 E.出“工程變更通知單“通知各部門,注明新舊件的處理方法。
五、結構設計原理和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的區(qū)別?
工程中結構有好多種,如:鋼筋混凝土結構,砌體結構,鋼結構,木結構等等,結構設計原理講以上這些結構的基本理論、設計方法及計算模型。
而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僅講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概念、基本構件(受彎、受壓、受拉)的計算方法以及預應力設計原理。
六、星際戰(zhàn)甲飛行器怎么用,飛行器全面解析?
四個技能分別是
1,能量護盾:在warframe周圍形成一個保護warframe的護盾
2,干擾彈:發(fā)出一定數(shù)量的干擾彈來攔截敵人的攻擊,我記得一開始是發(fā)射20個,逐漸升級增加干擾彈的數(shù)量。
以上兩個主要都是對初期使用雞翅的warframe進行保護作用的,接下來兩個是攻擊
3,直譯搜尋活力,我個人譯為“全彈發(fā)射”,是不是很酷炫~
效果:發(fā)射出大量的跟蹤導彈,數(shù)量貌似會跟著雞翅升級而升級
4,擊退,效果:發(fā)出聲波沖擊,擊退周圍的敵人并使他們眩暈。
七、結構設計難不難?
要機械的操作設計軟件,做簡單的設計不難。但設計出的成果如何就難說了。
想在結構設計中有所成,需要經歷一番磨練的!要做好,必須要有很堅實的力學基礎,含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等一系列的力學知識,在這些力學知識的平臺上,對各種建筑結構要有一定的理解,熟悉國家的規(guī)范、規(guī)程,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結構工程師,在此基礎上,還需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
最簡單的,讓師傅手把手教你如何用結構設計軟件,讓師傅解釋軟件中哪個參數(shù)是什么意識,什么情況下取什么值。
路漫漫哦,我看你,急了一點哦。
八、502結構設計原理?
“502”顯現(xiàn)原理
“502”是以a-氫基丙稀酸乙脂為主體,含有少量對苯二酚和二氧化硫等阻聚劑的粘合劑。a-氫基丙稀酸乙脂揮發(fā)后,其單體分子在汗液中水和氨基酸的引發(fā)下發(fā)生聚合反應,生成白色固體狀的聚合物,從而顯出手印,呈乳白色。
九、木床的結構設計?
傳統(tǒng)的木床結構為四條立柱腿,一張床板,外加床頭床尾及護欄。這是中式木床的結構設計。但現(xiàn)在的木床在結構設計上已經五花八門了。大體可分為中式、西式、歐式以及中西結合式等。當然了,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什么床的基本結構都是四條腿支撐,有床板床頭床尾等。
十、汽車結構設計軟件?
1、Alias
Autodesk Alias 系列軟件是一款行業(yè)領先的汽車設計和造型軟件,全球領先車場及汽車設計工作室都爭相采用。軟件為整個造型設計流程(從概念草圖到A級曲面)提供了一整套完備的制作和分析工具。
Alias能夠完美滿足汽車設計師對于數(shù)字化設計的要求,包括:自由曲面、2D與3D的結合、設計回顧的可視化、與MCAD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互換等。Alias是目前汽車行業(yè)內唯一能夠覆蓋整個造型設計流程的設計解決方案。
2、CATIA
CATIA是目前國內汽車行業(yè)用的最多的工程設計軟件,強大的曲面設計功能,易于操作的產品裝配,直觀的產品結構管理,直接生成二維圖紙,線路管路設計模塊等等強大而又豐富的功能,讓基本上90%以上的汽車主機廠都在使用它,差不多已經成為目前汽車設計行業(yè)內每一個工程師都必會的工具。
CATIA是真正做到可以相對完美融合并兼顧產品各類設計、強度校核、試制生產、數(shù)據(jù)管理的軟件,二次開發(fā)也相對容易很多,能夠為企業(yè)顯著的節(jié)省成本與提升產品精度,同時,CATIA以其強大的設計功能還廣泛應用于飛機、船舶、航空航天等設計領域。
3、CAE分析軟件
CAE分析在汽車設計與制造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不同的功能需要,用到的軟件也不同,比較典型部分有以下幾種:
(1)Hyperworks,主要用于前處理(分單元加載荷加約束)和后處理(看輸出結果和仿真)。
(2)LS-DYNA,強大的動態(tài)問題求解器,專門的汽車分析模塊。
(3)Pam crash,專門的碰撞研究軟件。
(4)Moldflow,專業(yè)的模流分析軟件,在注塑板塊有著無比強大的應用,汽車內外飾設計的常用軟件之一。
(5)AutoForm,鈑金沖壓,特別是拉深分析。
(6)Madymo,汽車安全系統(tǒng),如氣囊,安全帶整車碰撞性能分析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