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MG-1植保無人機是大疆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27日發(fā)布的。
DJI大疆創(chuàng)新研發(fā)的的MG-1農業(yè)植保機專為農村作業(yè)環(huán)境設計,實現了工業(yè)級的防塵、防水、防腐蝕;一體化內循環(huán)冷
MG-1植保無人機是大疆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27日發(fā)布的。
DJI大疆創(chuàng)新研發(fā)的的MG-1農業(yè)植保機專為農村作業(yè)環(huán)境設計,實現了工業(yè)級的防塵、防水、防腐蝕;一體化內循環(huán)冷卻系統,將電機壽命延長3倍以上;強勁的八軸動力系統,令其在單臂故障時亦可正常降落。
MG-1設計了智能、手動及增強型手動三種作業(yè)模式,無需事先繪測農田即可直接規(guī)劃路線自動噴灑;此外,智能記憶功能令其在藥劑消耗將盡時可自動記憶坐標點,添加藥劑后一鍵返回記憶點繼續(xù)噴灑作業(yè);更換電池時,斷電續(xù)航電路保障MG-1的飛控系統、傳感系統和航線規(guī)劃信息等不受影響。
配備強勁的八軸動力系統,大疆MG-1標準載荷達10公斤。每小時作業(yè)量可達40-60畝,作業(yè)效率是人工的40-60倍。大疆MG-1藥劑噴灑泵采用高精度智能控制,與飛行速度聯動。在智能作業(yè)模式下,實現了定速、定高飛行和定流量噴灑,保證了作物都能得到均勻的噴灑,高效作業(yè)的同時做到節(jié)約藥劑,并且防止土壤受流失藥劑的污染。
大疆MG-1針對作業(yè)環(huán)境設計了創(chuàng)新的一體化內循環(huán)冷卻系統。機身進氣口的三重過濾系統,有效的隔絕了水霧、塵土與大顆粒物質;內循環(huán)系統使用潔凈的空氣保持機電系統的冷卻,確保了長時間穩(wěn)定的工作;排氣口設置于電機處,潔凈的氣體避免了電機在高速運轉中與空氣雜質的磨損,使電機壽命延長3倍。八軸動力設計,單臂故障亦可正常降落,為作業(yè)安全提供額外保障。
大疆無人機:從倉庫團隊到無人機帝國,汪滔:感謝倆貴人和兩決定
文 | 凱哥鑒史
編輯 | 凱哥鑒史
他 26歲創(chuàng)業(yè) , 8年的時間將無人機做到世界第一 ,被稱為是“ 中國80后任正非 ”。
2020年以身價 480億 位列 《胡潤百富全球青年富豪榜》 第九名 。
創(chuàng)立的 無人機帝國大疆 科技 ,市場估值超1600億 , 占據全球無人機市場份額75% 。逼得美國競爭對手瀕臨破產。
美國對其 六年的制裁,最終只能“自己打臉”。 而他的成功卻離不開身邊 貴人相助以及兩次重要的決定 ,才得以在強權政治下得以安然無恙 。
汪滔,1980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對航模非常感興趣 ,在一本講述直升機探險的漫畫書上, 汪滔第一次對于天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
于是,便有了想要擁有自己的直升機的夢想。
父母對于汪滔的夢想非常支持,十六歲的時候, 王濤得到了人生中第一架遙控直升飛機 ,是父母送給他的生日禮物。
但手中的直升機卻和自己設想的大相徑庭, 飛機的穩(wěn)定性非常差 ,甚至在降落時高速旋轉的 螺旋槳將他的手給劃傷 。
于是,汪滔就有了一個想要 創(chuàng)造一架可以平穩(wěn)飛行,自由控制的直升機 。
2000年的時候香港 科技 大學開始在內地招生,當時的汪滔就讀于華東師范,聽到消息后他毅然決然地 報考港科大想要追求自己的理想 。
于是汪滔成為了最早一批就讀港科大 電子與計算機科學的內地學生 , 雖然不是自己最心儀的專業(yè),但汪滔并未放棄自己的理想。
大學期間,有一個專門讓學生學習機器人技術和軟硬件技術的課程。
在這里汪滔不僅結識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貴人 李澤湘教授 ,也為今后 創(chuàng)建大疆 科技 公司打下了基礎。
課程是由李澤湘教授開創(chuàng) ,鼓勵學生組建隊伍學習機器人技術、軟硬件技術整合。
團隊各自 管理預算和經費、參與項目匯報 ,像一個小型的初創(chuàng)團隊,為今后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打下了基礎。
汪滔對這門課程很是感興趣,接連參加了兩次,為 大疆 科技 的未來的崛起 埋下了種子。
2005年在確認畢業(yè)設計的選題時,汪滔毅然地選擇了 自己心中向往許久的 直升飛機的飛行控制系統。
想要設計出一套能夠讓直 升機隨意停放的自動懸停模式 。
花費了成千上百次的理論和試驗, 沒想到最終卻以失敗告終 。
在 畢業(yè)設計的展覽過程中,汪滔的直升機竟意外墜落 ,辛苦大半年的成果被打了低分,他 也因此失去了去歐洲進修的機會。
李澤湘教授十分看好汪滔, 及時地拉了汪滔一把 。 2005年,李澤湘破格將王濤招至自己的門下,繼續(xù)攻讀研究生。
他并沒有將科研任務安排給汪滔,而是全力支持汪滔研究飛控系統,有了貴人的相助 , 汪滔的無人機之路算是正式步入正軌。
2006年身為研究生的汪滔 創(chuàng)立了智翔 科技 ,也就是大疆 科技 的前身 。
一邊繼續(xù)攻讀研究生課程,一邊與朋友一起 籌借200萬港幣在深圳創(chuàng)業(yè) 。 汪滔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可謂是舉步維艱 。
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因為公司的 資金大量的投資于設備 ,在深圳蓮花村一間簡陋的倉庫工作,前來應聘的人一看是小廠房,轉身就走。
更 關鍵的是汪滔執(zhí)拗的個性 ,在觀看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時,汪滔被飛行攝像器拍攝的畫面震驚,這正是他一直他理想中的 直升飛機:兼具飛行和攝像功能 。
當時直升機的動力 主要由燃油提供,根本不能夠懸停 ,不要說克服發(fā)動機的振動以及攝像器材的抖動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團隊人員立馬提出反對, 但是汪滔堅持進行產品研發(fā), 甚至不惜放棄來自國企的大訂單 。
原本依靠已經研發(fā)的無人機, 只需要通過展示產品便能輕松拿到訂單 ,卻遭到汪滔的拒絕。
汪滔說,公司不能因簡單的訂單而毀掉。
大量的經費投入,很快 大疆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 。
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兩個同學也相繼離開,員工跳槽,公司財物被掛在網上出售。在第一代產品推出之前, 大疆迎來了“黎明前的最后的黑暗”。
就在汪滔陷入一籌莫展之時, 導師李澤湘再次向他伸出援手 ,提供資金以及技術支持。
另一位 貴人陸地 在危急時刻出現 , 以50萬換取大疆16%的股份 。更是在之后加入大疆,擔任市場總監(jiān)成為汪滔的得力助手。
汪滔也沒有令恩師和好友失望, 第一臺無人機研制成功,懸停技術的突破 ,讓大疆一舉成名,訂單更是接踵而至。
而真正讓大疆取得成功和長盛不衰的秘訣是:創(chuàng)新。
無人機主要研發(fā)方向有三個分別是: 直升機、固定翼和多旋翼 ,而當時汪滔的研制的一直是直升機領域, 雖然收益多,但是銷量規(guī)模并不大 。
在一次會談中汪滔從新西蘭代理商手中得到一條信息:她每月賣出的 云臺有90%都是用在多旋翼無人機上, 直升機占比只是一小部分。
這句話也徹底點醒了汪滔, 未來多旋翼無人機的潛力是巨大的 。于是,汪滔將之前在直升機突破的飛控系統轉移到多旋翼飛行器上。
因為技術較難以及 多旋翼飛控系統正處于實驗階段 , 當時國內幾乎團隊研究多旋翼 ,這反而讓汪滔更加堅定自己研制多旋翼的決心。
正是這個正確的決定為大疆今后的成功 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多旋翼研究遠比想象中還要難,團隊更是屢次失敗。
好在2008年,汪滔在 市面上發(fā)現了一款能夠懸停在空中的電動四旋翼飛行玩具 ,能夠通過控制電機轉速來調節(jié)飛行方向和高度。
汪滔立即將這個技術應用到多旋翼的研發(fā)上,制作出一款能夠 簡易操作的自主飛行系統 ,解決了技術問題并且成功研制出 世界上第一款高精度的云臺 。
關于影像部分, 汪滔首先想到研發(fā)過的go pro運動攝影機 。
但因為當時大疆規(guī)模較小,不愿意與大疆合作提出要 收取70%的利潤占比 ,這也是第一次讓 汪滔認識到 掌握產業(yè)技術的重要性 。
一旦遭受上游供應商的 制裁或者干擾 ,對于大疆這種以高新技術為重心的 科技 公司的打擊是致命的。
于是, 汪滔提議大疆自主研發(fā)無人機所需的所有配件 ,把每項零件和技術都逐一突破并且申請專利, 打造屬于自己的無人機產業(yè)鏈。
正是汪滔的深謀遠慮,讓未來大疆 面臨美國的制裁時才沒有出現“卡脖子”的現象 。
汪滔被稱為 “中國80后的任正非 ”但是 大疆卻并不是華為。
華為因為掌握5G核心技術被美國制裁多年,卻因為芯片技術 一直備受“卡脖子”的困擾 ,而同樣經受制裁的大疆卻依舊安然無恙。
在國外我國的大疆一直處于 世界領先地位, 是無人機巨頭 。
一家企業(yè) 獨占全球85%的無人機市場 ,成為無人機市場最大的寡頭公司,是名副其實的行業(yè)獨角獸。
面對如此具有威脅性的 科技 公司, 美國立即對大疆進行制裁 ,結果長達六年的制裁之路大疆依舊是無人機行業(yè)的老大。
2016年起,美國的議員就曾提議要 以網絡數據安全 為由來限制大疆,第二年 美國便對大疆開始調查。
2018年5月份,美國國防部更是下發(fā)通知,要求所有國防隊的部隊 禁止購買使用 大疆旗下的一切無人機產品。
然而在遭受限制和制裁手段下,大疆依舊以 每年1至兩倍的業(yè)績增長率持續(xù)增長 ,占據美國消費級 無人機市場份額的 75% 。
在此同時,美國人期望 科技 公司 3D Robotics來取代大疆占領市場 ,最終因為云臺技術以及GPS聯結問題,敗下陣來 直接退出無人機市場 ,甚至瀕臨破產 。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 美國一邊制裁大疆,一邊又不得不購買大疆的產品 。
眼看制裁效果并沒有取得想要的效果,2019年美國國防部 宣布明令禁止購買所有的中國制造的無人機, 商務部則直接將大疆列為 貿易管制黑名單,對其產品 增加各種關稅 。
面對美國的制裁手段, 大疆根本無所畏懼 ,直接將受影響的無人機型號進行“漲價”, 平均漲幅在10%左右。
美國的消費者和公司為了避免大疆進一步漲價,在政策還未實施前提前購買, 導致大疆在美國的占有率 一路高升至85% 。
美國的 空軍也因為想購買大疆無人機,一度想與大疆深度合作 。
面對美國來勢洶洶的制裁手段, 大疆敢直面應對不只是一腔孤勇 ,是因為大疆 背后強大的技術手段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
26歲的80后小伙汪滔白手起家,僅用8年的時間 將大疆打造成全球無人機巨頭企業(yè) ,并成為中國未來 科技 發(fā)展的一顆冉冉而起的新星力量。